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先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依照全县教育发展“十五”规划,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思路:

,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三项工作,实现四个突破,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再上新水平。即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实现教育理念的新突破、管理体制的新突破、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突破、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三、任务目标

(一)继续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年内小学调整到105处,幼儿园调整到200处以内,新创省级规范化学校3处,市级规范化学校7处,省级示范幼儿园2处,市级示范园4处,市级一类园5处。

(二)实施城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规划。完成二级学院规划论证等工作;全面完成新一中建设任务,确保新学期投入使用,并力争进入部级百所示范性高中行列;扩大县城小学办学规模,缓解县城适龄儿童入学压力。

(三)实施教师继续教育、“111”骨干教师培养、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三大工程”,深入开展“讲师德、强素质、树形象”活动,以规范教师执教行为为重点,大力加强师德建设,造就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完成省级教育示范县创建任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示范镇、示范学校为抓手,提高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五)继续抓好新课程改革实验,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实施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创建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六)实施“科研兴校”工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中考、高考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力争本科录取超千人。

(七)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职教办学特色,加强职教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力争2-3个专业达到省定标准;继续实施初四分流,达到1500人以上,职成教招生总数达到3000人;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

四、工作措施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赶超意识和品牌意识,为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大力加强全县教育系统的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抓好广大干部教师的学习教育,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努力培养干部、教师为民从教、敬业奉献的高尚品质;注重在教学一线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切实加强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继续严格执行中小学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收费审批制和公示制等制度。严格收费管理,收费项目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第二预算,课本费、作业本费、学具费等代收费项目资金由县统一管理,实行多退少补,严禁设立“小金库”。继续执行“违反收费规定一票否决制”,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落实各级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定,积极预防教育干部的职务犯罪和特殊岗位人员犯罪。进一步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教师的岗位规范和行为规范,教育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疏通教师“出口”,坚决调整不称职教师的岗位,将品行低下、影响恶劣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继续严格执行教育系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维护公开、公正、健康、有序的工作秩序,树立全县教育的良好形象。

3.加强机关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按照“廉洁、高效、务实、服务”的要求,合理调整机关内设机构,明确工作职能,公开办事程序;继续做好机关工作提速和工作效能监察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的千分制考核条例,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开展文明机关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做到依法、文明从政。

(二)实施“三大工程”,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通过培训、观摩、尝试等途径,初步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参加与岗位相关的培训学习,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试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提高边远镇、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探索、建立适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2.实施“111”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锻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干、作风优良的骨干教师队伍。“十五”期间,要培养10名省、市级名教师,10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000名县级骨干教师。,正式启动“133”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制定政策,明确责任,兑现奖惩,充分发挥现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特级教师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名师”培养力度,采取进修、外出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档次和水平,推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名教师。

3.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工程,培养一支观念新、懂业务、精管理的校长队伍。向教育发达地区派出第二批挂职锻炼的校长队伍,更新理念,学习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巩固、完善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继续聘请省内外知名中小学校长和参加研修的校长对全县校长进行培训,并组织各个层次的校长参观县内外的名牌学校,促进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和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1.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建设投入,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年内所有初中、高中各装备2个微机室、100台微机,所有教室装备微机和投影设备,实现多媒体教学;完全小学各装备1个微机室、50台微机;初中、高中教师每人1台微机,完全小学教师3人1台微机,接入校园网,实现办公自动化。

2.完善教育城域网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中心作用。构建全县教育管理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各镇、学校建立起高标准网站,并申请域名,对外。县教育城域网要注重信息资源库建设,资源建设要瞄准教育发达地区、国内外知名学校,瞄准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瞄准最具特色的教育成果。县教育网络中心招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增配必要的设备,开通远程教育网。

3.强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自觉性,促进教师树立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的培训,增强教育现代化意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整合研究,建立由网络人员、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参加的研究组织,及时指导教学,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继续开展课件制作大赛、教学技能比武、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质课评选等活动。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将办学优势转化为教育强势

1.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和体制。继续深化“一评三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逐步建立起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精简非教学人员,坚决辞退不合格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教师队伍,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改革工资制度,建立“薪随岗动,优劳优酬”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竞聘制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增强校长治校的责任感和进取心。积极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推行说课评审推荐程序。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严把教师入口关。

2.落实《县学校常规管理要求》,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树立管理即效益、管理即形象的意识,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教学、德育、后勤、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指导教师的从教行为。开展“学沪浙教育,议发展”活动,召开全县中小学管理现场会,总结交流学校管理经验。继续加强校舍设施维护管理,开展创建“园林化学校、生态化学校”活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做到“五化”:即绿化、硬化、美化、净化和知识化。积极开展“无烟校园”、“普通话校园”等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形成一批“规范+特色”的学校,提升全县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实现办学优势向教育强势的转变。继续推行校务、政务公开,实施“阳光作业”,接受社会监督。继续抓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进一步完善镇教育财务统管,加强财务审计,严肃财经纪律,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维护教育良好形象。

3.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人员在教学管理评价研究、课程改革实验和理论培训、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尝试部级、省级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工作;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课程改革调研,促进教改实验和教学研究;深化中小学教师分层发展研究,促进共同提高;继续开展教育科研“三争”活动,深入开展第三周期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达标活动,搞好课题的立项、过程实施、研讨交流、结题鉴定和成果推广,努力实现教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实施开展实验教师大比武,以发现优秀人才,推广教改成果;继续开展各级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4.研究、制定新的学生、教师评价体系,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严格考风考纪,维护各级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平性。不断改进学生德育评价内容和方法,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区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人口知识、国情知识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举办第十届中小学艺术节。

5.大力发展勤工俭学。多形式多渠道发展校办产业,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实践基地,为教育发展增加投入。继续执行“一个漏斗向下”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教育内部市场,实行图书室装备以及学生用书、用品归口管理,统一价格、统一征订、统一发行、统一结算,降低成本,减轻学校及学生的经济负担。巩固校园经济开发成果,努力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和活动场所。

6.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级教育工会组织,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对计划生育、妇女等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在政治和生活上更好地给予关心和照顾。

(五)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1.以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为契机,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认真编制教育经费预算,加大县、镇公用经费财政预算安排,保证中小学公用经费不留缺口。依法加强教育费附加的征管用,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三税”的3%足额征收,各镇按“三税”的3%足额征收镇、村企业教育费附加,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职工义务教育费征收工作的通知》邹政发[2001]86号)要求,切实征足用好。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教,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2.采取措施,突出抓好新建一中等重点工程建设。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和财政重点工程资金的争取、调度,确保新建一中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施工队伍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确保新学期投入使用;按照总体规划,搞好学校的绿化、美化及运动场等配套工程建设。各镇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大胆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借鉴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成功做法,加快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确保危房改造和校舍维护管理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彻底消除新出现的危房。各有关股室要做好协调,指导魏桥九年一贯制学校、孙镇、台子中心小学、焦桥、韩店新世纪中学实验楼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新建学校要有超前意识,坚持规划设计论证在前、施工建设在后,坚决杜绝学校建设上的盲目性,确保建设质量和学校的品位。

3.进一步探索既能加快园所建设,又有利于统一管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研究、制定学前教育社会资金办园的管理意见,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防止和纠正个别单位、个人只顾投资赢利,不顾保教质量的现象和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六)拓宽办学思路,大力发展职成教和民办教育

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省职业教育条例》及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劳动就业“双证书”制度和技术工种就业准入制度;继续搞好高三、初四学生分流;继续实行就业拉动招生策略,加强校企合作,以就业促招生;调整专业结构,创设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大力培植骨干专业;加强专业师资力量的调配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县城教育规划,调整职业学校布局,规划、论证、建设二级学院;加强各镇成教中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培训功能;搞好农科教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民办幼儿园、职业学校为重点,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教育,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促进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学校在土地征用、校舍建设、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政策。加强对各类民办教育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七)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

1.完善教育执法责任制,积极争取县政府依法加大对各镇政府、各部门教育职责的督查力度,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2.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省教育督导评估条例》,结合我县实际,突出分层次、发展性的原则,修订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条例。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重点抓好师德建设、学校安全、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装备、教育收费、制止辍学等专项督导,继续实行各类检查验收归口管理。

3.加大“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辍学责任”追究力度。继续将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镇政府“双文明考核”的“一票否决”;建立教育局、镇教委、校长和班主任层层负责的控辍方案,制定目标,进一步明确责任,兑现奖惩。同时,继续做好贫困生救助工作,通过“奖、贷、助、补、减”等,确保义务教育学段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八)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

1.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继续强化外宣意识,落实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唱响改革主旋律,紧紧围绕全县教育的中心工作和一系列重大决策,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

2.继续加强学校法制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落实“四五”普法计划,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继续聘请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

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高度重视,健全健康教育机制

学校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办公室工作力度,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计划,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二、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健康教育要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开课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段周课时达到0.5节,配齐教材,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教案、上课符合相关要求。有健康教育整体或专项检查、考核和评价。

2、努力搞好健康教育教学和学科渗透工作。在保证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三、重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各种培训,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作用,办好学校健康教育黑板报和宣传栏,做到每二月更换一次;利用校园广播,坚持每天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并将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对健康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重点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使教室采光照明、课桌凳、厕所、宿舍、饮水及体育锻炼设施和健康教育器材、教具等硬件全面达到指标要求。

六、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学校设有专职传染病和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员,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在二小时内同时书面报告教育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做好跟踪信息上报工作。

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完善相关设备设施的建设

1、检修我校网络教室,进行硬件维护升级,确保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行。

2、全校局域网内电脑接入互联网。

3、添置刻录机及160g硬盘,以便于资源的存储。

二、强化管理,建立运行保障机制

明确人员分工,落实责任,做好设备管理,资料收集和应用,教师培训,应用研究等各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制定管理制度,建立使用、维护档案;推进教学资源的运用;制定资源播放、接收计录,使用计划,远程教育资源分发和使用记录。

三、面向教师与学生,强化模式三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模式的功能和作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将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迅速普及开来,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学光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领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抓好教学光盘在实景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方面的优势。卫星教学收视点必须面向学生,进入课堂。学校要根据教育电视台卫星数据节目播出时间表,做出合理的安排,组织学生收看,同时,负责接收、整理、刻录各学科课程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充分利用卫星教学收视点的设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精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计算机网络教室不能只用来上信息技术课,要和多媒体教室的应用结合起来,与不同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两种模式的综合应用效益。学校应将已有的课程资源目录在学校网站上,新收集、刻录的资源及时补充上目录,便于教师使用。分学科提出课时安排要求,力争排满课表,充分应用,达到每个学生每周有两节以上的课在多媒体教室或电脑网络教室上。

四、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教学的方法

由于远程教育中使用的教学资源,并不能像以前那样零打碎敲地进行制作,而必须以专业为导向进行整体规划、统一制作。因此,既要给传统课堂教育与网络远程教育之间一定的缓冲期,又要使教学资源的构建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如此这样,在开展远程教育的初期,采取远程实时授课、适当的本地面授和多媒体课件光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整个转变过程,争取用1~3年的时间,逐步向基于互联网、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的远程网络教育转化。

我校目前处于远程教育的首期,运用网络多媒体新技术制作基于网络的课堂授课型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型”课件的研制,力争使本届学生在接受面授之余,作为辅助学习之用。再通过征询学生的使用意见,将修改后的课件投入到下届学生的正式学习中去。

五、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搞好现代远程教学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及省政府《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把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奋斗目标,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环卫局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年1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再动员大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性,建设西咸大都市圈,提高公民健康素养,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和媒体,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干部职工对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结合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干部礼仪知识读本》,区委、政府及区爱卫办有关文件,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觉悟和对爱国卫生及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组织机构

鉴于人员变动,调整环卫局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1、充分利用宣传栏、电视、多媒体等传媒开展健康教育。计划开展“视力保护宣传周”、“3.3爱耳日”、“5.31世界无烟日”、“6.6爱眼日”、“9.20全国爱牙日”、“12.1世界爱滋病日”等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传。

2、用讲座、参观、图片等形式对职工及属进行艾滋病预防及禁毒教育、自我保健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教育、饮食卫生、保健等教育。

3、利用健康教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及时印发健康教育系列资料,提高职工及居民对“禽流感”等传染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防病意识。

二、加强局内卫生管理

1、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在干部职工中不断加强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优化美化局内大院环境,为双创工作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2、建章立制,完善措施,把环境卫生的整洁保持变为经常性的工作。对卫生及健康教育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明确每个部位、每个人员的职责,用制度来规范干部职工行为,保证全局卫生及健康教育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科室,充分发挥全局卫生管理网络的作用,加强检查、监督。

3、继续开展常规竞赛和卫生创建活动,对全局各科室、进行健康教育、控烟活动考核。

4、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坚持一日两扫,经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每月对办公室卫生进行检查,使全局卫生面貌达到彻底改观。

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镇(中心)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和长效机制为保障,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力求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13年,全县中心校以上及学前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要求。到2015年,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全部达到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要求,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小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小于0.55,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阶段目标: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规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

2012年,全县20所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全县基本均衡率达到60%。

2013年,全县多加10所中小学达到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全县基本均衡率达到75%。

2014-2015年,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全部达到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要求,全县基本均衡率达到100%。

2016-2020年,在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科学管理、文化建设、办学品质提升、软硬件添置等方面加强建设,初步建立推进和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入制度化轨道,向义务教育现代化迈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逐步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

1、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统筹义务教育各项资金和重点项目,分阶段、分批次进行建设。2012年完成改扩建学校16所,2013年规划改扩建学校6所,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并开展评估验收。到2013年,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到75%;到2015年,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达到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同时,拟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4所。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学校部室建设和设施添置力度,不断完善生活设施改造,使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经费、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建设、寄宿就餐条件等达到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住建、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使学校校舍坚固,功能部室齐全,文化内涵丰富,办学特色鲜明,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2、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大城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力度,扶持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基本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解决偏远农村学生就近入学问题。教育、住建、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各镇(中心)积极配合,按照县新一轮布局调整方案,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按时完成布局调整任务。对新建学校的选址、布局、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严密论证,使设计布局合理,选址科学安全,周边环境优化。

3、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息化终端设备的普及,整合现有资源,努力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到2013年,构建覆盖全县中小学校的教育城域网,建成涵盖中小学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高水平信息化师资队伍,使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工作达到全市乃至全省先进水平。

(二)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1、完善教师、校长岗位聘任制。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依法履行中小学校长、教师岗位聘任制,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方法,积极推行岗位设置管理,按需设岗、按岗定责、全员参与、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认定、招考聘用、职务评聘、岗位聘用、调配交流、培养培训和考核奖惩等职责。建立健全镇(中心)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分期分批安排优秀校长和教师去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和学习,每个聘期(3年)至少有20%以上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鼓励新任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从2013年起城区中小学教师评聘中级和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或边远薄弱学校交流服务2年及其以上经历。

2、足额配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按省定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近年新增的教师编制优先用于补充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确保2012年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基本配备到位,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和食堂、宿舍、后勤、卫生、安全等管理人员。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公开招录,禁止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3、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定“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继续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学历提高培训、专题研修培训及校长(园长)、学校中层干部培训力度,建立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各学校每年列支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教师年培训费不低于全县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到2020年,全县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幼儿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25%,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5%,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5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0%,普通高中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达到30%,职教中心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达到10%。

4、依法落实教师待遇。健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发机制,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本县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工作,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鼓励中、高级教师安心在农村学校任教,在各级各类评先评优中农村教师的比例应占总名额的70%以上,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农村。设立塬区教师专项津贴,不断提高边远农村教师的待遇。县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为教师办理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险,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制定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所有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把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餐桌式”新型课堂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做到减负增效,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建立中小学课外作业负担检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加强校本教研,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引导教师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打造兴趣课堂、愉快课堂、探究课堂、效率课堂。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制度,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大力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建立科学、多样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2、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全面实行小学就近免试入学、初中随机分班制度。禁止义务教育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促进校际间生源的相对均衡,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设重点班、快慢班及实验班等。健全“控辍保学”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机制,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平等、顺利完成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3、改革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学校之间合作办学、联合办学的新路子,实施义务教育“片区”管理模式,以片区内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连片教研”等,带动一般校提升办学水平。鼓励优质学校在城乡之间组建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4、加快办学水平评估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定期组织教研人员、优秀教师和有关专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指导。结合实施“316”工程,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引导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校从升学竞争向办学水平、育人水平竞争转变。

5、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认真落实校长责任,完善校长、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引导中小学校长更新办学理念、增强依法办学本领,不断提升学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水平,鼓励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支持学校努力办出特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优势互补、特色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切实解决贫困家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公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1、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多种形式扶助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贫困生救助帮扶体系,认真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免、补政策,积极实施“蛋奶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多种途径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扶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多种形式解决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3、保障特殊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保障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到2013年,按照国家标准新建或改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到2015年,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贯彻国家、省市和我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建立由政府牵头、镇(中心)主抓,有关部门参加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人事、编办、教育、发改、财政、住建、国土、审计、公安、卫生、监察、司法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落实相关工作,各镇(中心)要全力为辖区的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供条件、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各级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建立良好的工作协调与合作机制,加强联动,共同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